学校办公室
 学校首页 | 本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通知公告 | 办公指南 | 信息公开 | 规章制度 | 下载专区 
现在是: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下载专区>>学习专区>>正文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大问题”教育
2016-09-26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大问题”教育

朱楠、任保平 西北大学

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变革,宏观经济在变革,社会在变革,大学教育也在变革。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契合时代发展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本文从大学教育教学的角度,提出关于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大问题”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中高校“大问题”教育的内涵

“大问题”教育,是根据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经历、学习方式,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对学科定位、课程安排、问题设计等进行系统设置,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包括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问题是学习的开端、思考的基础和教育的心脏,而“大问题”问题之“大”,主要在于它能够直指高等教育本质,并涵盖高等教育重点和难点的问题。

高等院校作为教育事业的最高殿堂,集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为一体,成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诞生的摇篮,是开展“大问题”教育的重要阵地。“大问题”教育不仅重视毕业率,更重视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在社会打拼成功的能力;不仅重视创新本身,更重视培育各类创新人才的创新环境与文化;不仅重视创新人才的秉性天赋,更重视调动天赋的有效制度设计。因此,“大问题”教育要求高校在创新的制度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而这种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成为衡量本科生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基础和标准,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尺度。

对教师而言,“大问题”教育要求授课教师树立“大问题”教育观,在实践教学中要研究课程和钻研教材,分析课程的大概念、大理论、大思想。教师的“大问题”教育观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持续学习,提升教学理论修养,避免课堂上照本宣科,教师既要重视自身价值品质培养和提升,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并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又应虔诚学习,向教师前辈学习,探寻教学方法,博众师授课之所长,向书本学习,提升课程讲解的广度和深度。二是精心准备,完善教学课件。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备好课,教案的编写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每一章节、每一课时的授课内容和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对基础理论的阐述、对“大问题”的判读和把握;三是互动交流,营造课堂教学氛围。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90%的时间都是在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中度过,学生在极度疲倦中很难对新知识产生好奇,对问题形成思考。这就需要教师营造一种充分体现学生权利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有一种归属感。

对于学生而言,“大问题”教育一方面引导学生具备强烈的时代感,学校在引导学生掌握大概念、大理论、大思想的基础上,把握一个社会在特定阶段的大趋势、大问题,将理论上的大问题和实践上的大问题相结合,带着书本中的问题接触社会,认识社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大问题”教育要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教师、不迷信专家的科学精神;此外,“大问题”教育还要包涵中国情怀,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新一代青年人发展的精神支柱,不忘根基才能开天辟地,才能有更好的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中高校“大问题”教育的特征

教育和学习的研究已成为世界科技前沿的重大课题。优质的教育应该更重视思维能力,包括理解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创新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经过长期思考训练和培养,而缺乏深刻思考问题的意识则掌握知识深度相对较为肤浅。因此,需要把握“大问题”教育的特征,以“大问题”教育观念为导向,从而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第一,“大问题”教育内容的本质性。“大问题”教育强调问题的“关键”,而非满堂灌输“繁、杂、小”的小问题,问题必须触及教学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不仅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是囊括问题的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体现着内在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体系,引导学生能够透过丰富的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

第二,“大问题”教育范围的宽广性。“大问题”教育具有一定的广度、开放度和自由度,能够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究留下充分的研究空间。这种宽广度既决定了学生的视野,也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事业和成就。学生应“治学要有基点、有旁涉”,而基点务求精深,旁涉务求宽广,切勿浮光掠影,一无所长。

第三,“大问题”教育覆盖面的多层次性。高校教育不仅仅培养学生学习好、成绩好,更应锻造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潜质。因此,“大问题”教育注重对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兼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因材施教,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发展。

第四,“大问题”教育思路的纲领性。“大问题”是学生学习的疑点,是教材的省略点,是知识的连接点,是教育过程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找准了“大问题”这个关键点,就意味着教师抓住了课堂的“纲领”,能够统领教育思想,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五,“大问题”教育方式的挑战性。“大问题”教育的挑战性包括三方面:一是认识“大问题”、发现“大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下功夫才能把握,需要学生动脑子才能得到;二是在挑战“大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师生解决问题的斗志,从被动接受问题到勇于挑战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获得锻炼和启发;三是“大问题”具有一定难度,但不远离学生,要让学生踮起脚尖才能够到“果实”。

第六,“大问题”教育效果的影响性。“大问题”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可以举一反三,以问题开始,但不一定以问题结束;它能够催生出大量的新问题,可以长成参天大树,能结出累累硕果;它能够启迪学生思考问题的心智,以一朵浪花推动另一朵浪花,以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创新人才培养中高校“大问题”教育的实现途径

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中,正在实现办学理念上的两个转变,即从“学科为本”转变为“学生为本”,从侧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素质”。在这种背景下,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大问题”教育的实现途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关注时代发展和青年思想实际。“大问题”教育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作为社会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任何时代和社会的高等教育总是一定时代和社会的产物,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传统和时代特点,要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和青年一代的思想实际,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注重体现现代化的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使之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注重学生的开创性和质疑求真精神。学校教育的育人目标主要是靠课程来实现的,人才培养要体现特色,就要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要聚焦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针对制约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集中攻关,重点推进。在课程设置上紧密围绕多层、分类、立体的课程体系,建立学生自创性课程、领导力课程和综合课程,以培养学生通过跨学科视角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核心课程则侧重学生基础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研究大问题,注重学生的开创性、与社会的连接以及自主探究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求真精神。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大问题”教育强调在课堂教学方式着眼于大方向教育。当代学生思维活跃,教师应该做航道上的灯塔,而不是学生的贴身保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注重知识传授,将知识讲细嚼碎“喂”给学生,学生不需要思考、全盘接受即可,虽然省了劲儿,但没有思考和问题意识的学习,束缚和捆绑了思维的发展。在“大问题”教学中倡导和施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积极采取探究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重大问题,教师仅仅指向目标,但对学生如何达到目标不作统一要求,学生会因为知识背景、学习习惯等的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构建也不同,从而在“大问题”教育中获得了如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供更加适宜的教育环境。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教育的深耕细作,需要对学生持续的关注和规范。教学是一种慢艺术,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传递真理、正义、知识、信仰、道德和社会秩序,这就是教育行为背后的“大问题”教育。强调学生要有归属感、个性化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供更适宜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处于走向民族复兴的时代,要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担当起治国平天下之大任,通过“大问题”教育,塑造在理想信念、知识能力、品德意志和进取开创精神上全面发展的个体。

锻造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能力。“大问题”教育突显社会实践来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多元化社会实践活动锻造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常态下高等教育逐步脱离象牙塔式的传统教育,与时代和社会不断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注重于“知行合一”的综合性创新人才培养,促使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向开放性和实践性转变,注重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以平等参与者姿态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从实践活动中汲取鲜活的教育素材,激发和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和拓展,进而为个人职业生涯和未来发展创造条件。

版权所有 © 2010 兰州城市学院办公室 | 电话:0931-7601072    学院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街坊路11号